私藏读物《大明:人在诏狱,满朝皆是我徒孙》陈楚朱标精彩小说欣赏_(陈楚朱标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
刚刚过了朱元璋生日不久,乾清宫内,全年两日休息的朱元璋,正奋笔疾书的在纸上挥毫洒墨“大明皇家军事学院”“这几个字不错,保儿,你领大都督府大都督,就兼领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祭酒吧”“至于国子监祭酒,过几日朝会廷推”朱元璋将写着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纸张给了李文忠,开口说道李文忠已是位高权重,大都督府管理天下兵马,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兵马大元帅,而如今又要成立军事学院,为军队培养中坚力量这个位置显然......
无广告版本的军事历史《大明:人在诏狱,满朝皆是我徒孙》,综合评价五颗星,主人公有陈楚朱标,是作者“小鸟非”独家出品的,小说简介:刚刚过了朱元璋生日不久,乾清宫内,全年两日休息的朱元璋,正奋笔疾书的在纸上挥毫洒墨“大明皇家军事学院”“这几个字不错,保儿,你领大都督府大都督,就兼领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祭酒吧”“至于国子监祭酒,过几日朝会廷推”朱元璋将写着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纸张给了李文忠,开口说道李文忠已是位高权重,大都督府管理天下兵马,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兵马大元帅,而如今又要成立军事学院,为军队培养中坚力量这个位置显然......
精彩章节试读
又是一夜,悄无声息的过去,日落日升,新的一天来临。
“先生,我从小生活在内陆,只见过长江,还没见过大海,你见过吗?”
朱标有意无意的开口引导着。
“大海?见过,但又没完全见过,我都是在海岸边见的,不过我有个朋友,就是做海外贸易的,听说好像前几年…”
陈楚话音戛然而止。
朱标疑虑道:“前几年如何?”
“没事,过去的事就不提了,大海啥都有,有危险,也有机遇,但海上风浪莫测,人力无法左右,远洋航行的危险是非常大的。”
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,远洋航行都是危险重重,狂风巨浪波涛汹涌,根本无法预测,更无法抵抗。
遑论是这大明朝时期,远洋航行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。
“今天咱们讲讲大海吧,前段时间先生说的那些,我还想再琢磨几天…”
朱标并非是放弃了经济学理论和国运理论,只是因为,这两个东西,目前还没有多大的用处。
大明正在全力移民恢复耕种,搭建基础设施,在基础还没建好的时候,什么宏观经济学,微观经济学,没有粮食都是狗屁。
而国运论更是如此,左右离不开粮食。
“那要看在什么角度去讲大海了,如果是用百姓的角度去看大海,那大海离得越远越好。”
“因为海上不单单有狂风巨浪,还有海寇,偶尔也会登陆抢掠,而今上好像也发过圣旨,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告诉百姓们,这帮家伙来了,先杀了再说,钦此。”
“这份圣旨就充分表明了,倭寇是祸乱海边的根源,而大明的海岸线之长,朝廷根本没可能在海岸线上处处设防。”
别说大明朝没国力没钱去把大明的海岸线锁死,就是后世,也只能靠着海船御敌于国门之外,华夏的海岸线太长了,多少钱都不够的那种长。
“而如果站在商贾的角度,大多数海商希望的是海上没有倭寇,朝廷不去禁海,朝廷剿灭倭寇,他们才能安安稳稳的做买卖。”
“如果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来分析,那能说的就太多了、”
陈楚思量片刻,百姓对海洋的认知有限,而且大海给百姓带来的除了灾难,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处。
至少在海洋贸易发展起来之前,是这样的。
没有多想,朱标开口道:“那就站在统治阶层来说,反正我们都是阶下囚了,早晚都是一死,还怕被指认抨击国政?”
朱标这话,完全是给陈楚打强心针。
明初因为百业俱废,中原之地更是深刻做到了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,朝廷国家都不够吃的,不够用的,如果在开海的话,自然是本就不足的物资,流到海外。
让大明朝的民力恢复,变得举步维艰。
而到了永乐下海时,大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,民力恢复,产出逐渐过盛,下海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只是可惜啊,朱棣太贪,自己吃干抹净,一滴汤汁都不舍得落下去。
在这种严酷的禁海政策下,抨击禁海政策,那是真的要被砍头。
听了朱标的话,陈楚苦笑一声道:“也是,不过我刚才主要是在考虑,应该从哪个方向下手。”
“如果站在统治阶层,大海蕴含着无数的财富,他能让人吃饱,能让人获得财富,也能获得足够的粮食。”
“完了,那幅图没有了,就以大明南海为例吧,小岛小屿就不说了,吕宋岛,那里盛产金银,而且粮食一年三熟,那里产出的农物相当于大明两个布政司。”
“再往南还有一个不小的岛,差不多和京畿地区一样大吧(整个南直隶)也是适合耕种的土地。”
“对…我知道怎么说了。”陈楚猛地拍了拍脑门,站起身道:“大海的凶险莫测,谁也无法预料,所以说别的都是扯淡的,没人敢保证,一路顺风,无灾无难。”
“而以现如今的角度看,大明的敌人来自哪里?是北方没错吧。”
陈楚自问自答的方式,看的朱标只能点头。
“但如果我说,未来的危险来自海上,而非北方,你是不是认为,我在大放厥词?”
陈楚并不相信古人会有那么超前的智慧,怎么可能判断未来的敌人来自海上呢?
“大放厥词?那倒也不是,从种种迹象来看,大明在海上确实有敌人,东瀛倭奴那个地方的人,表面谦恭有礼,实际包藏祸心。”
“所以你说,未来的敌人可能来自海上,这是成立的。”
朱标是见过倭人的,对倭人的情况,大致了解,也有自己的判断。
微微一怔,陈楚停了许久,暗道:“这家伙该不会是和我同乡吧,怎么会知道倭国会成为大明的祸患?”
“先生?”
在陈楚愣神之际,朱标开口呼叫着。
“啊,没啥,刚才想事情了,统治阶层来看,海上的倭寇,算不得什么,其实如今的倭国和中原比,也确实算不上什么。”
“不过大海的产出是丰盈的,而我们不取,别人便会取走,所谓,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。”
“海里的产出,鱼虾等大多数水动物,都是可以作为餐食使用,而如果大明每年弄来三万万石的海货,那是不是粮食就可以同比少消耗五万万石?”
“这还只是大海产出的冰山一角,如果将商业进行严格限制的话,商贾的货物朝廷照单全收,然后卖去海外,又能带回来大批的金银珠宝。”
“当然,也可以从海外买粮食回来,不过这个可能性很低,即便是买,也是有限的。”
“除此之外,站在统治阶层,要有两条手臂,一条手臂是陆军,就相当于卫所兵,在陆地上战争的。”
“另一只手是海军,顾名思义,在海上作战的,有句话说,进攻是最好的防守。”
“大明一味的设立备倭兵,与其被动防守,徒耗钱粮精力,不如将备倭兵的消耗,用在海军上。”
“打造一支…以体量来算的话,大明稍稍用点心,使点力,随随便便拉出来的海军,都不是海外倭寇能比拟的。”
陈楚对于军队的了解有限,而对于海军那就更有限了,什么战船吃水多深,能有多少人,要多少火炮啥的…
不是资深军迷,谁会研究这玩意。
“当然,养海军也不能白养,时代变化时过境迁,等到大明境内开垦的差不多了,就可以鼓励开垦海外,而有了海军,朝廷的触手就伸到了海外。”
“如果都城以大明的应天为准,既能兼顾北方的战争,又能开拓后方的粮仓。”
“但是有一条,如果我说的海军真的出现了,首要限制的就是军队参与经商,这是绝对不可以的。”
“另外就是,海军发展起来,无论是向北方运输粮草,还是向南方大海开拓,都可以事半功倍。”
“以我对于大海的认知,大明所处的情况与之汉唐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在这个时代,谁控制了大海,谁就控制了财富。”
"
小说《大明:人在诏狱,满朝皆是我徒孙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