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血山河小说(李睿司马懿)全文免费阅读_李睿司马懿小说最新章节在线阅读

果然,跑出十来里地之后,李睿、裴炜的战马都已经气喘吁吁,尤其是裴炜那匹,嘴角都冒出白沫了而那帮胡人却仗着自己有从马,不断换马,始终让自己的座骑保持着较充足的体力,将距离越拉越近……越拉越近……嗖!一支利箭破空而来,贴着脖子擦过,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,但也把李睿吓得不轻他颤声叫:“裴曲侯,这帮胡人追得这么凶,怕是冲我们的俘虏来的,要不我们将俘虏还给他们,看能否让他们停止追击吧!”裴炜却不大乐...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晋血山河

很多朋友很喜欢《晋血山河》这部军事历史风格作品,它其实是“鹰隼展翅”所创作的,内容真实不注水,情感真挚不虚伪,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,《晋血山河》内容概括:果然,跑出十来里地之后,李睿、裴炜的战马都已经气喘吁吁,尤其是裴炜那匹,嘴角都冒出白沫了而那帮胡人却仗着自己有从马,不断换马,始终让自己的座骑保持着较充足的体力,将距离越拉越近……越拉越近……嗖!一支利箭破空而来,贴着脖子擦过,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,但也把李睿吓得不轻他颤声叫:“裴曲侯,这帮胡人追得这么凶,怕是冲我们的俘虏来的,要不我们将俘虏还给他们,看能否让他们停止追击吧!”裴炜却不大乐......

热门章节免费阅读


就着热水啃完这两张饼,他也饱了,伸伸懒腰,跑去找工匠。至于那窝熊兵,他才懒得管呢,爱咋样咋样,有本事你们在床上躺一天别起来。他确定了,羊氏兄弟还不错,值得拉过来作为逃命时的伙伴,至于其他人嘛,关他屁事。他没指望靠这帮熊兵能搏什么前程,但这帮熊兵也别指望他在逃跑的时候会带上他们。

他直接摆大烂,理都不理那帮熊兵,那帮熊兵反而不习惯了。说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呢?说好的整肃军纪杀鸡儆猴呢?你可是曲侯啊,这座军寨的老大啊,直接把我们扔一边不闻不问任由我们摆烂是几个意思?当我们是空气吗?

这帮熊兵就是欺负李睿孤身一人上任,连个亲兵都没有,想给他来个下马威,根本就不出操,看他怎么办,结果倒好,人家连派人过来催出操都免了,自顾自的在校场上练了一会儿射箭,便跑去跟工匠们打成一片,完全将他们当空气,摆烂摆得比他们还要彻底!

这下可把那帮熊兵给整不会了!

“李睿今天有何举动?”

又到了晚餐时间,吃的还是胡饼,北宫静随手递了一个给张雄,随口问。

张雄一脸古怪的说:“他今天早早起床,苦练箭术,练完箭术后便自顾着去用餐,然后跑去找工匠让工匠帮忙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连军士们拒不出操都没管……”

北宫静眉头拧成个疙瘩:“军士拒不出操他都不管一下?”

张雄说:“不管,连派人去催一催都免了,自顾着练习武艺,练完了就忙自己的,全然拿那些军士当空气!”

北宫静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:“这家伙……我是让他去卧狼岭带兵,不是让他去那里玩的,他如此散漫,如何带得好一曲军士!”

张雄说:“骠下觉得,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带兵上。”

北宫静叹气:“那我这番苦心怕是浪费了。对了,他又让工匠帮他弄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?”

张雄放下胡饼,取出一支利箭双手递上。

北宫静接过来一看,好家伙,这箭怕是得有三尺五寸长了,而普通的箭一般都是两尺半或者三尺长的,这等长箭,当真罕见。最夸张的还是它的箭镞,这箭镞有着细长的钢颈,箭头扁平,是标准的等边三角形,不算很尖锐,但整支箭拿在手中如同一支小矛,杀气逼人!

他微微有些吃惊:“这箭一支怕是七两都不止了吧?他做这么重的箭做什么?”

————两汉魏晋时期一斤为二百二十克,一斤十六两,一两十三克左右,也就是说,这么一支箭快半斤了,着实是夸张了点。

张雄的神色也有点儿古怪:“他说军械库里的战箭都太轻了,与强弓搭配效果不佳,所以特意让工匠帮他做了二三十支这种如同小矛一般的重箭,也不知道他到底想射什么。”

北宫静说:“这家伙,正经事一点也不干,一天到晚净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!”把箭还给张雄,“明天你找张强弓试试这箭的效果。”

张雄恭敬的接过:“喏!”

李睿让工匠帮忙做的,其实是清代著名的梅针箭。

梅针箭是清军装备的一种非常有名的战箭,这种箭长一百零五厘米,直径十一毫米,重一百二十二克左右,不像箭,倒像是一支小标枪。这种箭本来是用来对付野猪、灰熊之类皮糙肉厚的动物的,后来女真人发现这玩意儿破甲效果很好,慢慢的便将它搬到了战场上。由于它又长又重,一般的弓根本就射不远,更射不准,属于一种比较难驾驭的箭。但它跟拉力强劲的清弓却是绝好的搭配,明清交兵时,清军步兵最常用的战术就是楯车在前排成排,缓缓往前推,如移动的城墙般挡住明军的利箭和火铳发射的弹雨,一直推到距离明军只有十几步远的距离,趁着明军火铳火炮手忙脚乱地装弹之机,大批弓箭手手持百磅以上的强弓从楯车后面闪出,用重箭怼着明军的脸齐射,在这个距离,明军的盔甲跟纸糊的差不多,被轻而易举地洞穿,几轮齐射下来就已死伤一大片,阵脚大乱!
"

小说《晋血山河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点击阅读全文